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公司新闻

服药喝错水等于吃错药 服药的这常识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16-07-07     发布者:admin

    ·妃常6月想要青春无敌?来天妃全场8.8折·男女老少全身体检 通通只需60元!·老公每次只有3分钟 妻子不远千里找秘方·重庆妹妹脸上拉5刀整成“李嘉欣”·重庆41岁患癌农妇捐遗体 延续爱心·咖啡加黄油被当减肥“神器”风靡英美·春寒料峭哪些疾病易发?看看该咋将息·重庆拟建立非法行医“黑名单”
    小小的药片,我们真的懂得吃吗?您或者您身边的人有没有过为了省事而干吞药片的行为?还是嫌药太苦,管他茶水果汁使劲喝?近日,商报记者特别邀请到市肿瘤医院药学部护士曾文婷做客商报“我健康”,听她讲讲“服药那些事儿”,让我们看看这药到底该怎么吃?
    服药时喝错水=吃错药!
    “服药不等于把药吞下肚子就行了!”曾文婷说,首先,服药所喝的水就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应该用白开水送服药物,但有很多人为了图方便,矿泉水、茶水、牛奶、豆浆、果汁,或是含酒精的饮料,能送下药物就可以了。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轻则使药效减弱,重则使毒性增加。    
    矿泉水里面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金属离子,如果用矿泉水服药的话,某些金属元素会与药物中的成分起反应,反而使药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质,可以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等物质起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不但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其次茶叶里还含有咖啡因、茶碱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故在服用安神、镇静、催眠等药物,因两者作用针锋相对,使药效减弱。

    牛奶、豆浆中含有钙和镁等矿物质离子,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有的人嫌药苦,所以想到用果汁吞服。其实果汁富含果酸,果酸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和柠檬酸等,可加快许多药物分解和溶化,不能到达小肠吸收,致使药效下降。

    含酒精的饮料。因为乙醇在体内代谢为乙醛,某些药可干扰乙醇的代谢,使血中的乙醛浓度增高,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气促、嗜睡、血压降低、幻觉等症状,所以甲硝唑、替哨唑,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不得用含酒精的饮料送服,并且服药前后几天也应避免饮酒或服药含酒精的饮料。
    因此,正确的选择是白开水或纯净水,或者是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提到的其他液体送服。
    水量多少也是一门学问
    有人喜欢干吞药片,有时是图方便,或者身边没有水,还有的认为这是不羁和生猛的表现,其实这是“二”的表现。
    干吞药片时,药片容易粘在食管壁上,造成药物在食管中滞留,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到达胃肠。一些药物对食管粘膜具有刺激性(例如氯化钾、双磷酸盐等),这样的药物长时间滞留食管,可造成胸骨后疼痛、烧灼等不适,严重时还会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和食管糜烂。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根据服用药物的性质和剂型特点来调整饮水量。服用大多数药物,宜饮水200~400毫升。
    有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多喝水,有些情况下要少喝水甚至不能喝水。
    例如,服用胶囊剂时,因胶囊遇水会变软变黏,服用后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损伤甚至溃疡,所以送服胶囊时要多喝水,以保证药物确实被送达胃部,因此饮水量应不少于300毫升。
    临床上,医生经常嘱咐感冒发烧的患者一定要多喝水。这类患者通常需要服用解热镇痛药,一方面多数解热镇痛药(例如阿司匹林)对胃有一定刺激,需多饮水稀释其在消化道的浓度;另一方面,患者服药退烧后,可因大量出汗造成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也应当多饮水进行补充。
    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对泌尿系统有刺激性,为了预防肾和膀胱毒性,用药后宜大量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但有些药物因其特殊的起效方式,服药时反而不能多喝水,甚至要尽可能地少喝或不喝水,否则会降低药效。比如,硫糖铝和氢氧化铝凝胶是治疗胃溃疡的常用药,服用后在胃内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这样胃黏膜才能免于胃酸侵蚀,慢慢长出新的组织把溃疡面填平。服用这类药物时,如果多喝水,药物被过度稀释,覆盖在受损胃黏膜的药物颗粒减少,保护膜变薄,治疗作用自然减弱。
    此外,口服止咳糖浆类药物时不宜马上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