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6 日,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和财政部四部委发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要求控制医药费用总量、优化结构、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同时提出,到2017 年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到2020 年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评论:
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和中医等医疗服务价格
由于本次医疗服务提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医疗服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因此提价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原先的劳务价值被严重压低的项目中,比如诊疗(挂号费、专家费)、手术费、康复护理和中医等。这些医疗服务项目主要分布在综合医院、以外科和微创手术为专长的专科医院(如脑科医院、骨科医院等)、儿科医院、康复专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中医院中,这些医院为维持生存发展要么药耗占比虚高(综合医院、骨科医院等),要么难以维持运转而导致供给稀缺(儿科医院、康复医院、精神专科医院)或者水平偏低(中医院、康复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本次提价对以上相关医院均会有明显的提升。
从利好程度的角度来说:首选药占比低、收费低的康复、儿科和精神专科医院,相关标的为华邦健康(002004)(康复,买入)、湖南发展(000722)(康复,未覆盖无评级)、和佳股份(300273)(康复,未覆盖无评级)、康宁医院(精神,增持)等;次选医疗服务收费低,药占比高但饮片不受限制的中医院或者坐堂医,相关标的为同仁堂(600085)(买入)、浙江震元(000705)(未覆盖无评级)、红日药业(300026)(买入);最后选择医疗服务收费低的综合医院,尤其是已经实现药品零加成的综合医院,相关标的三星医疗(601567)(浙江零加成,买入)、人福医药(600079)(增持)、复星医药(600196)(增持)、凤凰医疗(买入)。
非公立医疗服务和市场竞争充分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以口腔医疗服务、部分眼科医疗服务、部分妇产科医疗服务、医疗美容和体检为代表的自费医疗服务项目基本不受此次医疗服务价格调价的影响,如果公立医院相对于项目有所调价,民营医院根据自身实力可能会有部分调价,但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原本的医疗服务价格已经是充分竞争下的市场化价格,因此在新政之下影响并不明显。特别需要提出爱尔眼科(300015)(买入)由于还有白内障手术(营收占比25%)等医保定价项目,这类手术是有提价的可能性与基础的,因此本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仍是长期利好的标的。
医疗服务提价间接提高医院和医生处方外流积极性,也更有利于推动药耗招标降价的推进
医疗服务提价有望逐步补上了此前由于药品耗材零加成带来的收入损失,在医疗服务价格更能体现医务人员劳务和技术价值的前提下,加上对医疗腐败的严厉打击,公立医院无论是医院还是医生都将更有动力让处方外流,而民营医院由于可以进行二次议价,药品仍有利益空间,因此处方外流意愿不明显。但总体而言,处方外流的推动力有所加强,利好国药一致(000028)(DTP、批零一体化)、柳州医药(603368)(DTP、批零一体化)、鹭燕医药(002788)(DTP、批零一体化),长期利好一心堂(002727)、益丰药房(603939)和老百姓(603883)三家连锁药店。在医疗服务提价的背景下,医院配合药品耗材降价推进的意愿也有所提升,我们认为三明模式的推广将降低难度,利好海王生物(000078)(全药网GPO)。